烟台中职

0535-2114665

郭素萍代表两会期间受媒体关注

   2023-08-30 烟台中职网烟台中职网5153
文章摘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国人大代表、我校郭素萍研究员同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人民大会堂,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国是,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

1.中国青年报:全国人大代表郭素萍:让保国的助农热线继续热下去

2.河北日报:【两会现场】郭素萍代表:“村民托我带支歌,唱出幸福新生活”

3.河北日报:【两会现场】幸福树下话脱贫

4.河北电视台【两会30秒】郭素萍代表:带来村民的幸福歌

5.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两会云访谈】郭素萍代表:加强核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6.澎湃新闻:专访|郭素萍代表:建议从全产业链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7.长城网:两会声音|郭素萍代表:中国人的“油瓶子”要攥在自己手上

8.长城网:两会声音│郭素萍代表:在雄安新区打造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

9.长城网:【两会现场】农大教授和“西瓜女神”的乡村振兴“情”

10.长城网:【两会现场】“素萍”与“素环”

1.全国人大代表郭素萍:让保国的助农热线继续热下去

《中国青年报》 (2月24日01版)朱洪园

最近几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的电话不断,基本都是太行山区果农打来的。现在正是果树冬季修剪及发芽前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果农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向她咨询。

“我的电话现在成了助农热线了。”她笑着说:“这是果农对咱的信任。”

由于受疫情影响,郭素萍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对果农进行指导。河北邢台县前南峪村果农郭全生说,往年郭素萍和志愿团队春耕时都会来现场指导果树管理。

“为啥这么多果农知道您的电话?”记者问。

“保国的电话,之前就是助农热线。”郭素萍低声说。

郭素萍提到的“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是她的爱人。上世纪80年代初,李保国大学毕业留校后开始山区综合治理研究,扎根太行山区35年,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4月10日,李保国因病在保定逝世。习近平总书记称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存着400多个农民电话,一开始因为有的农民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求助电话依然不断。最初,郭素萍没办理停机,承担起解答工作。2016年下半年,李保国电话注销后,她通过当地媒体公布了自己的电话。

“保国虽然走了,但是我们的团队还在,他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继续完成。”她说。

有时,郭素萍也会遇到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去年,一位种植中药材的农民向她咨询,药材地里能不能打除草剂?

郭素萍说,如果是苹果、核桃等相关问题,我都能解答。但是药材的问题,还真不清楚。挂了电话,她马上咨询了关于中药材种植方面的专家,专门给这位农民回应解答。

除了电话沟通,去年一年,郭素萍更多的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对果农现场指导。内丘岗底、临城绿岭、滦州鸡冠山、曲阳、高邑、井径、还有江苏徐州、新疆若羌等地,她不是在农业基地,就是在出差去基地的路上。

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郭素萍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农民增收离不开技术和人才。为此,她做了大量调研,并形成了建议。郭素萍调研时发现,基层急需的农林类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的现象。一方面农林类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度不高,另一方面基层和农村地区专业人才严重匮缺。

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实施农林类专业定向招生培养计划的建议。

郭素萍说,面向农村地区开展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实现农林类专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是破解当前农村人才瓶颈制约的最有效办法。

她建议,面向农村地区在普通农林高校单列农林定向生和农林特岗生招生指标,出台降低高考录取分数、加大财政资助补贴力度、优先入编入岗等激励政策,鼓励学生从农村来、回农村去,实现农村人才本土化培养。

郭素萍提交的多份建议既有针对性又有可操作性,有的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得到推进实施。2019年,她建议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恢复设置经济林专业,当年在教育部支持下,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相继获批经济林专业(特设)。

今年全国两会前,郭素萍经过大量调研,形成了《关于支持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她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五——“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中指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而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把“油瓶子”攥在自己手上至关重要。因此,她认为加大力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对于实现核桃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提高食用油的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几天,河北疫情缓解,郭素萍来石家庄参加省里两会,对于果农的求助电话,她只能抽空回复。“开完会,如果政策允许,我想马上去邢台,到田间地头指导果农。”她焦急地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等不得!”

今年63岁的郭素萍看起来精神头很足,其实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近些年来,她几乎每年都有超过300天在外出差,她开始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而令郭素萍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她的团队。

现在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扶贫志愿队”已经拥有26支分队、122支小分队,服务河北全省。

“服务队的老师、同学们和保国一样,不是光想着在高水平刊物上多发一些论文,而是想多为农民做些事,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郭素萍说。

2.郭素萍代表:“村民托我带支歌,唱出幸福新生活”

《河北日报》(3月8日第二版)四建磊 庞超

3月7日上午,河北省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发言。河北日报记者 赵 威摄

“得知我来参加全国两会,内丘县岗底村的乡亲们给我打电话,希望我把一首他们写的歌儿带到会上,表达他们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和感动,我想把这首歌的歌词读给大家听。”

3月7日上午,河北省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发言后,向小组召集人提出这样一个请求。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岗底村,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从1996年开始,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带着技术进山,捧出真情扶贫,引领群众种植果树、脱贫致富。李保国去世后,他的爱人郭素萍接过“接力棒”,继续太行山上的脱贫事业。如今,岗底村“富岗”苹果畅销省内外。去年底,他们还入选了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得到召集人的允许后,郭素萍代表轻声诵读歌词,代表们安静倾听发自岗底村脱贫群众心底的声音。

“牵马跟骡驹儿,赶集带着孙儿。

爹娘的这支歌,传了一辈儿辈儿。

贫困绊住了腿儿,半辈子打光棍儿。

一支甜甜的歌,唱成了苦苦的曲儿。

科技进了山,果树扎下根儿。

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儿。

踏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恩。

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圆梦的曲儿。

苹果是红红的词儿,楼房垫高了音儿,

孩子是欢快的调儿,汽车是清脆的笛儿。

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儿。

踏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恩。

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圆梦的曲儿。”

郭素萍代表说:“村民托我带支歌,唱出幸福新生活。”这首饱含岗底村群众深情的歌儿,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出太行山村由穷到富、群众由苦到乐的时代变迁,表达了山乡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党的扶贫政策、歌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歌词读罢,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

3.【两会现场】幸福树下话脱贫

《河北日报》(3月9日第三版)庞 超 四建磊 薛惠娟

3月7日晚8时,河北代表团驻地灯火通明,映衬出代表们忙碌的身影。

“郭老师,这是什么树?”

全国人大代表、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副场长张利民看到大厅内摆着一盆绿油油的景观树,随口向经过此处的郭素萍代表提了这个问题。

“我看像是菜豆树,就是大家俗称的幸福树。”身为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常年与果树打交道,郭素萍代表对盆栽植物也不陌生。

“看来与树打交道养成职业病了,看到绿色就喜欢,看见树就亲近。”张利民代表说完,两人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你们都是与树有缘的人。”正准备采访郭素萍代表的记者闻声而至,不禁感慨道。

“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和爱人郭素萍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在内丘县、临城县和平山县等地推广苹果、核桃等经济树种,而张利民大学毕业后曾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多年,跟落叶松、樟子松等生态林打了半辈子交道。

“也是啊,果树、松树都是树,太行山、塞罕坝都有山,所以我们都算是林业人。”郭素萍代表点点头说。

“你们做的事也都与脱贫攻坚有关。”记者发现两位代表有一个共同点。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河北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在这次大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总书记亲自为他们颁了奖。

种的树不同,但扶贫的情相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我还在地里帮乡亲们修剪果树,好多学生打来电话,说总书记表扬保国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郭素萍代表回家后才看重播,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时,心情格外激动。

“我有很多同事,都是李保国老师的学生。我们要把对他的怀念用在工作上,把林子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搞得更好,带动周边更多乡亲们致富。”张利民代表说。

近几年,得益于塞罕坝的林木增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在林下采摘无公害的野菜、蘑菇等,最多的时候每天收入1000多元。林场还打造了七星湖湿地公园、塞罕塔等高品位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了哈里哈、姜家店、御道口等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带动1200余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周边百姓都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来这就是生态富民!”张利民代表笑呵呵地说。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郭素萍代表说,当年,她和丈夫李保国到内丘县岗底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因地制宜,先治水土流失,再教乡亲们种苹果树,乡亲们上世纪80年代初人均收入不到80元,到去年人均收入4.5万元,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别墅,开上了小汽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

话题从幸福树开始,但谈话间两位代表的思考已延伸到乡村振兴和从“十四五”开始的新征程。不知不觉,时间悄悄过去,夜色渐深,两位代表身后的那棵幸福树,绿色浓郁,生机盎然。

4.【两会30秒】郭素萍代表:带来村民的幸福歌

《河北电视台》(3月8日)

3月7日上午,河北省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发言。

5.【两会云访谈】郭素萍代表:加强核桃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绿色中国网络电视(3月6日)

《两会云访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监制,绿色中国网络电视出品,人民网、央视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联合播出,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今日头条、林草中国、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矩阵式传播。

《两会云访谈》第三期连线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

2021年两会上,郭素萍代表带来《关于支持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关于发挥京冀协同优势 在雄安新区打造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的建议》。

6.专访|郭素萍代表:建议从全产业链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澎湃新闻》(3月2日)记者 刁凡超 实习生 顾小妍

春节刚过,全国“两会”时间还未到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早已准备好了今年“两会”上她将提交的建议。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后,郭素萍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乡村振兴中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所以与往年一样,她提交的建议仍然与农业相关并且非常具体。

常年扎根农村,在与果农的交流中、在传播种植技术的过程中收集民意,今年郭素萍形成了《关于支持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她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五——“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中指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而发展核桃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把“油瓶子”攥在自己手上至关重要。因此,她认为加大力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对于实现核桃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提高食用油的供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专访内容:

扎根田间地头里收集民意

澎湃新闻:去年底的疫情对河北农业特别是果农是否造成影响?

郭素萍:河北石家庄疫情发生较突然,并且在农村,但范围比较小,仅集中在石家庄藁城和小果庄附近,而河北省采取的措施非常得力,对疫情控制的非常好。所以对农业生产方面影响不大。而且庆幸的是,果树管理正好在冬季处于修剪阶段,一般在3月20号之前都处于修剪期,目前一切还来得及。当然,疫情对于散户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现在还可以补救。

澎湃新闻:作为人大代表,你平时是如何收集社情民意的?帮助农民解决过哪些问题?

郭素萍:我的工作是学校的专职科研人员,所以通常都是在田间地头里与果农一起交流工作,在与他们聊天、传播种植技术的过程中了解农村和农民现在经历的生产问题。比如,去年疫情较为严重时,一些农业企业的运输出现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当时我反映到省人大常委会,省人大也很快与保定地区联系,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和粮食供应方面都没有受到更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由于疫情影响了销路,资金链出现问题,我就向政府提了相关建议: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增加抵押贷款的额度。而在技术方面,由于疫情期间不能到处走动,我通过微信视频电话指导、宣传果树管理办法。

核桃产业发展遭忽视,国家支持力度相对较弱

澎湃新闻:今年两会,您提交了关于支持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为何提交这份建议?

郭素萍:首先在生态方面,核桃林生长的适应性极强,其在荒山荒地荒滩均可栽植,且不与粮棉争地,在我国一些较为恶劣的地理环境下栽培核桃林,能够起到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而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核桃的用途广泛,种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其木材又是航空、交通和军事工业的重要原料,核桃壳烧制出的活性炭是国防工业制造防毒面具的重要原料,核桃产业已成为我国许多市县的支柱产业。另外更重要的是,核桃作为油料萃取的优质原料,桃仁含油量高达60%以上,对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油料生产占用耕地的矛盾、解决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澎湃新闻:核桃产业对油料生产帮助多大?

郭素萍:食用油是人类脂肪的重要来源,作为每一个家庭必需的膳食原料,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国是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据统计,2018年我国国产油料榨油量1192.8万吨,食用油年度年总消费量3489.6万吨,食用油的自给率仅为34.18%,对外依存度高达65.82%。按照目前我国食用油的生产能力,即便每年增加100万吨的食用油供给量,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近2200万吨,而这需要增加约1.9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

在当前粮食供求紧张的全球背景下,解决食用油问题就必须另辟他径,从耕地转向山地、林地。而核桃仁中含油量高达60%以上,是世界上可与橄榄油媲美的优质食用油。在目前我国耕地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利用瘠薄地发展优质核桃生产,对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油料生产占用耕地的矛盾,增加高品位食用油料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澎湃新闻:我国对于核桃产业目前有哪些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如何?

郭素萍: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多部门出台多个文件支持核桃产业发展。但“十三五”国家科技计划改革以来,林业科技在经费投入、研究内容、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上均不能适应国家和行业发展。与前些年相比,国家对核桃产业的支持力度也相对减弱,尤其是2020年11月18日,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发文“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中未将核桃列入“科学扩大木本粮油产业规模”中,在核桃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利于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建议从全产业链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加大科研工作推进

澎湃新闻:与核桃产业相关的科技人才是否足够支撑这一产业的发展?

郭素萍:目前农业方面人才还是尚为紧缺的。比如我的对口专业——经济林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改革时将经济林专业从招生目录中划去,由于多年没有经济林专业,高端人才缺乏,因此在这次核桃产业发展方面,我也极为强调科研经费、人力调度问题。

澎湃新闻:为支持核桃产业发展,你具体有哪些建议?

郭素萍:建议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首先是在科研方面,应当设立国家专项科研经费,重点针对适于榨油用的高含油、高油酸含量、高产的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工作予以支持,并提供专用品种的种质资源圃、苗圃;其次是在产业支持方面,建议实施专项林业工程,支持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核桃单位面积产油量;并且加大对于企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支持加工企业开展以核桃油深加工为主的多形态精深产品技术创新,巩固核桃产业发展的现有成果,稳步提高核桃食用油的市场占有率。

7.两会声音|郭素萍代表:中国人的“油瓶子”要攥在自己手上

《长城网》(3月7日)吴新光 张嘉琪

“核桃仁中含油量高达60%以上,是世界上可与橄榄油媲美的优质食用油。在目前我国耕地紧缺的情况下,利用瘠薄的山地发展优质核桃生产,对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油料生产占用耕地的矛盾、增加高品位食用油料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表示,要加大力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

郭素萍代表

我国山区经济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是山区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可使山区经济模式从单一的农耕模式向立体模式转变,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

针对山区生产经营效率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突出问题,郭素萍代表分析认为,迫切需要通过国家支持核桃产业发展,凝聚全国核桃科技战线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实现核桃产区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帮助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在郭素萍代表看来,核桃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树冠庞大,固土节水保水,是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土的生态经济树种,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支持核桃产业发展,稳定核桃面积,将极大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支撑生态安全。

“应从木本油料树种——核桃全产业链角度支持核桃产业发展。”郭素萍代表建议,设立国家专项科研经费,重点开展适于榨油用的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建立专用品种的种质资源圃、苗圃;通过实施专项林业工程,支持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核桃单位面积产油量;通过支持加工企业开展以核桃油深加工为主的多形态精深产品技术创新,巩固核桃产业发展的现有成果,稳步提高核桃食用油的市场占有率。

8.两会声音│郭素萍代表:在雄安新区打造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

《长城网》(3月8日)王林红

“以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京冀协同在雄安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有利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利于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有利于打造世界农业科教创新高地,提升我国农业原始创新能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带来有关在雄安新区打造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的建议。

“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建设发展的核心是一流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高校的有机融合。”郭素萍代表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与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脉相承。雄安新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人才、政策、土地等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政策优势,为组建一流农业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保障。

“深度融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的‘顶天’优势和河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立地’优势,在雄安新区组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是创建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的关键。”郭素萍代表建议,创新体制机制,组建科教融合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契机,在组建一流农业大学的基础上,以现代农业产业链为纽带,实现科技、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将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与雄安新区绿色智慧新城、特色小镇建设紧密结合,发展农业高端高新产业,打造教育、科研、转化应用综合体,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同时,借鉴国外大学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模式,探索农业科技、教育和农业高新技术公司(园区)为一体的世界一流农业科教创新高地,逐步将其建设成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之一,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9.【两会现场】农大教授和“西瓜女神”的乡村振兴“情”

《长城网 》(3月9日)李丽钧

郭素萍和李素环共同讨论建议中有关乡村振兴的内容

郭大姐,现在方便吗?我准备提交一个建议,想请您帮我看看。”3月6日晚上8点多,参加全国两会的李素环代表给郭素萍代表发了一条微信。

“过来吧。”郭素萍秒回了李素环的微信。

郭素萍和李素环,她们一个在保定市区,一个在保定清苑,虽然相距不太远,但是两人一年中见面最长的时间就是在全国两会上。

“郭大姐既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我精神上的支柱,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郭大姐总是鼓励我,为我出主意。”李素环说。

“她那么大岁数还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而奔走着。我更应该努力。”李素环坚定地说道。

李素环是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合作社社长,2009年以来,李素环带领着合作社社员,创新种植模式、更新西瓜品种,畅通销售渠道,坚持走质量兴农的路子。“亿润牌”西瓜在全国多地变得小有名气,让瓜农们每亩地收入近2万元,被大家称为“西瓜女神”。

李素环说:“合作社的乡亲们都嘱咐我,一定得替大伙儿好好谢谢郭素萍代表。”

“郭素萍老师平时非常忙,她要去全国各地做技术指导。我平时在微信里经常跟她说我们的发展模式,2020年5月30日,郭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到了我们南王庄,看了我们的种植模式,并指导我们如何发展合作社,还跟我们说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提了一些建议,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感觉受益匪浅。”

谈起俩人相识的情景李素环记忆犹新,“2018年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开会看到名单里竟然有郭素萍老师。我心里特别高兴。以前只是听说过郭老师,却没有见过面,这次开会终于可以见到郭老师了。”

“热心、一点架子没有。”是李素环见到郭素萍老师的第一印象。

在2018年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李素环代表的手机里有9个有关农业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微信群。开会期间,每次吃完饭后李素环代表第一件事就是回房间赶紧看看手机微信群里大家给她的留言。

就是在那次的全国两会上,李素环和郭素萍老师成为了好朋友。“我们都是搞农业的,在一起特别有共同语言,一有时间我们就在一起聊农业的问题,有的时候网友们的留言我解决解答不了的,就去请教郭老师,如果郭老师解决不了,她就会给李保国科研团队打电话。”李素环高兴地说。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郭素萍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现在就需要多一些像李素环这样又懂技术又有闯劲的带头人。

10.两会现场|“素萍”与“素环”

《长城网 》(3月11日)耿佳 张瑞雨 许艳艳

三月的北京,阳光和煦,春风宜人。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8时20分,河北代表团代表乘车赴会。

“素环,咱们又见面啦!”登车后,郭素萍代表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李素环。

“郭大姐,又见到您啦!”李素环分外激动,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是两位好姐妹难得相聚的日子。

二人结缘从2018年开始。郭素萍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李素环则是保定清苑区南王庄村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这对“素”姐妹都在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名单上看到“大名鼎鼎”的郭素萍,李素环喜出望外。二人迅速熟络起来,成为代表中的“好姐妹”。

郭素萍(左)与李素环(右) 长城网记者 耿佳 摄

这次一见面,李素环忍不住向“郭大姐”报喜。“我们村推广了精品小西瓜,瓜农收入又增加了,一亩地能收入7000-10000元。结合西瓜与蔬菜的不同生长期,我们采用间作的方式,一年还能加种两季蔬菜。”

听了李素环的话,郭素萍喜笑颜开,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动”:“去年一年,我到过30多个县市区,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富岗苹果、绿岭核桃发展得越来越好,所到之处,都是新民居和笑脸。”

过去这几年,郭素萍每年在果园的日子平均都在300天以上。

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内丘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核桃基地,是李保国生前最牵挂的三个地方,也是去过最多的三个地方。李保国去世后,郭素萍接过“接力棒”,继续太行山上的脱贫事业。

郭素萍带领“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26支分队、122支小分队深入全省田间地头,解答果农疑惑。如今,前南峪村所属的浆水镇从贫穷镇变成了富裕镇,20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薄皮核桃成为临城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富岗”苹果论个卖,最高能卖100块,岗底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今年两会,岗底村的村民托郭素萍带来一支歌“科技进了山,果树扎下根儿;日子成了歌,唱给咱最亲的人儿;踏上了小康路,感谢党的恩;一支心中的歌,唱成了圆梦的曲儿……”

干农业的人总有那么一股劲,对李素环来说,这股劲就是“一天不下地,全身不得劲”。

李素环所在的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村,有着几十年种西瓜的历史。她从小看父辈种瓜,靠天吃饭,收成不稳,遇上丰年,还怕卖不上好价钱。二十多岁时,她立下誓言,新型农民要靠技术吃饭!

从设施西瓜到暖棚,从传统种植到智能化应用,李素环注册“亿润”商标,组建合作社,开设咨询微信群,用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李素环所在的村人均存款超过5万元,她成立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目前有在册社员400多人,辐射周边5个乡镇、70多个村庄共计15万亩西瓜地。

……

大巴车缓缓停稳,身旁的人纷纷站起准备下车,郭素萍和李素环从回忆回到现实,手拉手走进会场。

3月9日晚上8点,李素环再次来到郭素萍的房间。等郭素萍处理完了手里的事,李素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打算。

“我们去年蔬菜产量有5万吨,要是直接拉到城市卖,那些品相稍次的菜就会被淘汰,其实这些菜在品质上完全不输,我正考虑做净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李素环思路清晰。

“做农产品深加工,一要注意产品安全,二要重视打造品牌。随着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只要品质好,就不愁站不住脚!”郭素萍说,“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做核桃油,这也是深加工,跟你想的路子一样”。

夜已深,二人还在忙碌着。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这对“好姐妹”约定再“大干一场”!

以上是烟台中职网老师给大家了解到的关于郭素萍代表两会期间受媒体关注的信息,如果想更多的了解 的招生信息跟疑问,都可在下方咨询框进行发送消息提问,想快速解答直接提供手机号即可,会有老师直接电话联系你。

本文链接:http://www.zhijiaogk.cn/news/show-45926.html

温馨提示 :若以上文章还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想了解 郭素萍代表两会期间受媒体关注 更多信息,可以下方留言评论或者提信息,烟台中职网老师一对一进行免费讲解。

版权申明:“烟台中职网”的所有作品均为烟台中职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烟台中职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反对 0收藏 0
 
更多>河北农业大学相关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中职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